很久很久以前... 當我從乳品大國回台後

一喝台灣奶就喉嚨乾澀且鼻腔黏膜全部乾燥... 試了三次都這樣

 

再稍一琢磨,自古以來,除嬰幼兒外,喝奶的都是氣候乾寒且食物種類不豐富的區域

奶在中醫來說是血化成的,是帶濕的(所以才能潤燥),一般來說不適合亞熱帶、熱帶長期大量食用

於是順理成章不碰奶類.... 反正~ 我!過!敏!!!

可去了日本,喝了奶... 沒過敏。去了美國,也沒事。去了德國也沒事。去了義大利,還是沒事...

在這幾國家中,我喝起奶最講究的就是在德國了...

 

在德國我最喜歡一款黑森林放牧的有機低溫殺菌無均質化牛奶 (到我稍微能看懂一些德文後才知道這款是黑森林區放牧)

其實,我活動區域買得到的三四款玻璃瓶有機,可就這款我認為能量較高

且標示很詳細,只是之前只是稍微看懂,等我回家後再好好確認XDD

每次剛回德國我都一天灌一公升像在補充能量似的... 大概要狂灌一週後才會消停回復正常

 

最好的是沒經過處理的奶,但這幾乎無法保存

我知道北海道有一人道飼養是生人勿近... 因陌生人會讓牛緊張,而在壓力下擠奶時,牛會不自主地漏些屎尿... 所以一般牛奶需要殺菌

北海道這家牛奶雖好到不用殺菌就可直接上市... 可別說可遇不可求了...

在當地聽說一開始也是賣給協會跟其他普通奶混在一起出售... 直到某機緣才終於獨立成品牌

很敬佩這些尊敬其他生靈而比一般人辛勞的工作者

 

我曾慕尼黑於一農場附近住過幾週,當時是拿著瓶子去裝生奶...

有時沒喝完,第二天...稍微走味... 第三天肯定壞了...  普通奶就是這樣...

德國還算容易買到低溫殺菌產品,而台灣絕大多數都是高溫殺菌產品

且我未在台灣看過未經均質化處理的奶

畢竟均質化後更穩定,不易壞~~ 但商人以適口性帶過

我上週還特別往牛奶區巡了下,發現好幾個品牌標示鮮奶的產品的成分表列出了驚人的添加物們...

而列出原料生乳的我其實也抱持懷疑,因我知道添加物低於某個劑量是可以不用標示的。

 

在德國,有機與人道飼養有爭議,有的人覺得是商人騙錢用的把戲

我倒是比較鄉愿...

我願意花費較高的費用來換取人道與大地友善...

可若商人以此為噱頭騙錢,那我想... 損的是此人的信用,並沒有損到我的心意

這樣想就好啦~~~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小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